种植前的准备
培育种子(非第一次种田):一般在冬季进行种子培育,地点在田右卫门身后的房子里。如果是第一次种田则不需要培育种子,直接使用现成的稻种即可。
整地:播种之前要先进行整地,保证土壤的松软,这样有利于稻苗的生长。可以使用锄头之类的工具来翻整土地,去除土壤中的石头等杂物,让土壤更加适宜种植。
时间选择:春天是插秧的好时机。
插秧方式:游戏中有五种插秧的种植方式,分别为密植、稍微密植、标准、稍为疏植以及疏植。密植可将秧苗之间的间距较为邻近,也可在一个种植点上插下两到三株的秧苗;稍微密植是在每一格内都插上两到三株秧苗;标准是每一格都一株秧苗;稍微疏植是每隔一排为一格一株秧苗;疏植则是秧苗间距较大。一般选择标准或稍微疏植的方式,想要稻米产量较多可选择密植。
水位控制:插秧时采用封水法,将水位维持在大约到脚踝的位置(5-15%左右)。在第一年可能无法从排水出水口看到水位数量表,需要凭感觉判断,之后随着使用次数增多会学到相关农技能。
肥料种类及作用:肥料共分为叶肥、穗肥与根肥。穗肥用野兽粪便制作,可增加稻米收获量;根肥由落叶制成,影响稻米出产后的能力;叶肥用野兽的蹄制成,会影响稻米生长速度。
施肥时机:肥料需要在晚上制作,因为稻米在早上的时候会吸收肥料养分。经过六小时左右肥料熟成后,早上先使用一次,然后马上再制作,中午时再使用一次,效果较好。
注意事项:未熟成完毕前可以加入其他原料增加效果,但有些原料可能会有负面效果,需要使用相对应的药品来抵销。另外,叶肥使用过多容易引起稻热病,要注意控制使用量。
田间管理
水位管理:
封水法与流水法结合:根据天气和稻苗的生长状况,交替使用封水法和流水法来控制水位。封水法是先灌水,到达想要的水位后关闭出水口,根据天气和田内状况补水,但要注意水位因天气变化而增减以及水温的变化;流水法是先打开出水口,到达预想水位后再打开排水口,可稳定水位并控制水温,尤其在炎热或雨天能让水位相对稳定。
不同生长阶段的水位控制:在稻苗从插秧到第二次分蘖结束前,水位保持在5%-10%或0-5%左右,中间发现水快要干掉就要及时补充。在稻苗生长的后期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位,但要注意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对稻苗造成不良影响。
除草:每天查看稻田,及时清除杂草。杂草会与稻苗争夺养分和水分,影响稻苗的生长,所以要经常除草,保持稻田的整洁。
除虫:农田里会出现害虫,损害稻苗。可以通过收集一些虫类放进田里,增加作物长势,但当害虫过多时,需要使用打虫药来除虫。
温度控制:尽量让田里的温度保持在适中的状态,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稻苗的生长,甚至导致稻苗生病。
收获与后续处理
收割时机
到了夏末或秋季,稻子成熟后可以收割。收割前先把水放干,然后将稻子放在架子上晒干,不要急于收割,等到稻子的干燥度合适(比如晾晒到一定程度)再进行收割,这样可以提升收成质量。
加工稻米
稻谷干燥完毕之后,到仓库里给稻米打壳,然后将其碾制成米。